快速导航 ×

BMC博采分享:思维的禁区与持续改进通道 2015-09-02 16:42:41

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寻求改进,从管理要效益,消除企业浪费,保护利润空间,而在推行改进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改变人的观念和思维是很难的事情,一个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往往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而好多人的思维习惯都不利于企业持续改进的推行和开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根据思维习惯可以将企业里面的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顽固型:这样的人很少听得进别人的建议,不能听完别人说的话,就开始否定。除非同意他的观点。这样的人往往也不求改变,只做自己的手头工作,看不到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改进机会,能看到的往往都是别人的问题,而大多以抱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认为这些问题不容易改变。这样的人由于不习惯改变,所以一遇到改变就会找借口,摆困难,提担心,直到能够阻止改变的进行为止。

2.专业型这样类型的人往往具备很强的行业专业能力,并在企业当中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但有些专业的人,更喜欢直接寻找对策,喜欢快速解决问题。但往往不能找到最佳对策,或存在决策失误的风险。由于现在企业里的人平均工作年限偏低,所以直接寻找对策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3.改进型:这样的人更擅于用合理性的方式思考,先放下经验,客观的寻找达成目标或解决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然后再从可能的影响因素当中寻找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把关键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规律研究清楚。再从规律上寻求解决方案,按照规律办事,这是持续改进的最佳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常见的三种思维路径:

路径一:闯禁区,此路不通。遇到问题就找借口,其实内心的声音是不想做,遇到问题就摆困难,内心觉得不能做。提很多担心,提出各种风险,把自己吓得不敢做。这几点是最常见的持续改进思维禁区,建议大家忘记这条通道,不要再奋不顾身的勇闯思维禁区,此路不通。


路径二:快速改进通道,利用经验或专业直接找对策解决问题,这条路也是大多数人走的路,这条路的优势是快,但很难做到一次把事情做对。对预期的结果很难保证。所以此条通道,对于复杂一些,或需要资源投入较多,风险较大,或结果不可逆的事情不建议使用。而把这样的通道更多的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风险小的问题或目标。此条通道需慎用。


路径三:持续改进通道:首先对影响因素及改进机会进行综合评估,识别关键因素或改进机会。再通过数据及实验,验证关键改进机会与结果之间的规律及相关性,根据规律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可以降低解决问题时对专业性的依赖,同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做到知其然,也能做到知其所以然。这样时间久了,团队会变得越来越客观,也能增加沟通的顺畅性。所以强烈推荐企业重点做这样的思维习惯的培养。而精益六西格玛的管理方法恰好是这样的思维逻辑的最佳实践总结,会给团队带来质的提升。


不管用什么方式解决问题,都不要首先提出困难,因为困难应该在方案产生之后,方案可行性评估时才会考虑困难。而在思考分析时,是没有困难要考虑的。希望大家不要太快的提出困难,而应该把思维打开,更多的精力放在寻求改进方案的路径上。


希望大家共同来改变思维习惯,科学的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六西格玛实践者 Sean